时间 |
内容 |
标题 |
09:00 --09:20 |
致辞

|
致辞 |
题目 |
姓名 |
单位 |
职务 |
|
朱建民 |
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|
校长 |
|
09:20 --11:00 |
主旨发言

|
主题演讲 |
题目 |
姓名 |
单位 |
职务 |
创新人才培养必由之路:联合培养与贯通培养 |
王本中 |
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 |
院长 |
如何成为创新人才?——我在剑桥的经验与思考 |
David Cardwell |
剑桥大学工程学院 |
前院长 |
数据研究如何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|
Francesca Dominici |
哈佛大学 |
终身讲席教授 |
什么在教育中最重要? |
William Burke-White |
宾夕法尼亚大学 |
终身讲席教授 |
国际教育下的点滴思考 |
王淑艳 |
人大附中 |
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任 |
创新人才培养 |
夏青峰 |
北京中学 |
校长 |
|
11:00 --12:30 |
交流讨论

|
中国教育质量提升 |
发言人:
Tony Little(WLSA上海(复旦)学校校长)
钟远波(成都树德中学国际部主任)
徐涛(北京市朝阳凯文学校)
彭敬慈(海嘉国际双语学校总校长)
杨洋(天津惠灵顿学校副校长)
方正(上海美高双语学校创始人)
韩慧(武汉光谷剑桥国际高中(领科武汉)校长)
张桂元(法拉古特学校天津校区校长)
龚青铧(重庆市巴蜀常春藤学校总校长)
张剑澜(北大新世纪世恒学校总校长)
闫潞霞(昆山加拿大国际学校校长)
李艳丽(北京私立汇佳学校执行校长)
胡滨(成实外教育国际事业部总经理)
陈庆年(广东德胜学校副校长) |
|
14:00 --16:00 |
主旨发言

|
主题发言 |
题目 |
姓名 |
单位 |
职务 |
后疫情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 |
Marta Medved Krajnovic |
北京京西学校 |
校长 |
后疫情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 |
Malcolm McKenzie |
北京鼎石学校 |
校长 |
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|
吴子健 |
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 |
校长 |
做最好的自己 |
雷冬冬 |
上海光华学院剑桥国际中心(光华剑桥) |
校长 |
培养未来人才的核心素养 |
朱志东 |
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 |
校长 |
创建世界一流,中国气质的国际教育 |
辛颖 |
清华附中 |
副校长 |
剑桥国际的教师标准 |
喻芸 |
剑桥国际考评东亚区 |
高级教育经理 |
|
16:00 --17:10 |
交流讨论

|
创新人才培养 |
发言人:
张书恒(北京市第二中学国际部校长)
John D'Arcy(青苗国际双语学校顺义校区总校长)
乔晓宇(大庆一中剑桥国际中心校长)
涂彪(上海金苹果学校国际部校长)
James Waldron(上海诺美学校校长)
张望兰(瑞德福国际学校执行校董)
吴雁雨(斯代文森国际学校(上海硅谷)总校长)
高薇(新东方国际双语学校校长)
成侃(新哲书院(原讯得达国际书院)学术校长)
Robert Taylor (青岛加州博格思学校学术校长)
李康华(南京泰晤士学校校长)
戴光辉(大湾区教育联盟康桥书院国际部校长)
刘舒婧(大连王府学校校长)
陈文国(上海宏润博源学校总校长)
李娅(深圳国际预科学院中方副校长)
张婧(广东省实验中学AP国际部主任) |
|
17:10 --17:30 |
会议总结

|
总结致辞 |
题目 |
姓名 |
单位 |
职务 |
|
陈晓宇 |
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|
教授 |
|